致全體同事:
根據2025年國家法定節假日安排,結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,現就國慶期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:
一、工作安排說明
核心崗位值班:銷售部、客戶服務部、技術部、生產調度中心等關鍵崗位實行輪班制,確保業務連續性(具體排班表詳見附件1)
彈性工作支持:其他部門采用線上響應機制,通過企業微信保持每日8:00-18:00在線協同
當金秋十月的陽光灑滿神州大地,大部分國人正享受七天長假時,仍有無數勞動者堅守在崗位。
國慶節不放假的群體構成了一幅特殊的時代畫卷:急診室徹夜不眠的醫護、高鐵線上檢修的工人、邊防哨所持槍的戰士、實驗室里攻關的科研人員...這些身影在節日里顯得格外醒目。他們用缺席家庭團聚的代價,守護著社會的正常運轉。正如城市環衛工老張所說:'我們掃不干凈街道,游客怎么欣賞節日美景?'這種選擇性缺席的背后,是職業責任對個人意愿的讓渡,更是現代社會分工協作的必然要求。當我們在直播間搶購節日商品時,快遞小哥正穿梭在車流中;當我們在景區打卡留念時,電力工人正在高空檢修線路。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場景,恰是國慶精神最生動的注腳。 這種堅守的價值遠超出維持社會運轉的實用層面,它本身就是對國慶精神最深刻的詮釋。邊防官兵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升起國旗,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里為祖國慶生,這些場景構成了一部無聲的愛國主義教科書。當快遞員將節日包裹準時送達,當醫生在產房迎接國慶寶寶,普通勞動者用專業精神完成了對國家的獻禮。這種奉獻不是悲情的犧牲,而是現代公民意識的覺醒——正如那位連續三年國慶值班的消防員所言:'守護萬家燈火,就是我的節日儀式感。'在全球化時代,這種堅守更彰顯著文明古國的韌性:當世界看到中國醫院節日期間照常接診,看到高鐵網絡假日持續運行,看到的正是制度優勢與民族精神的結合體。這些不放假的勞動者,用行動重新定義了節日的意義:國慶不僅是休閑娛樂的假期,更是檢驗社會成色的試金石,是公民責任意識的集體綻放。